機器學習 (ML) 推動了科學的巨大進步,從粒子物理學到結構生物學再到宇宙學,機器學習能夠在大型數據集中學習特征,對不同的對象進行分類,并執行參數推斷,以及更具開創性的應用,例如自回歸語言模型、預測蛋白質結
DeepFake,自面世以來就被列為了潛在的「壞AI」。 不論是著名的「加朵換頭色情片」,還是各種用DeepFake變聲的銀行轉賬騙局,DeepFake的相關消息似乎都擺脫不了負面背景。 不過MIT的最新研究表明,偽
一. 兩階段算法 兩階段算法包含選擇候選框和修正目標分類/位置兩個階段,對這兩個階段的不同處理方式,構成了不同的算法方案。 1. R-CNN算法 2014年,R. Girshick等人提出了R-CNN算法。R-CNN算法的思路非常簡
機器學習中的特征需要選擇,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? 特征選擇是指從眾多可用的特征中選擇一個子集的過程,其目的和預期效果一般有如下三方面考慮: 改善模型效果,主要是通過過濾無效特征或者噪聲特征來實現; 加速
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(公眾號ID:QbitAI)授權轉載,轉載請聯系出處。 有這么一個能溶于水的機器人,最近登上了Science子刊,還是封面: 沒錯,就是身上裝了壓力感應器,可用游戲手柄操控的正經軟體機器人: 能360
最近,預印版論文平臺 arXiv 上的一篇論文引起了人們的注意,其作者來自游戲開發商 KLab 和九州大學。他們提出了一種給偶像歌曲自動寫譜的模型,更重要的是,作者表示這種方法其實已經應用過很長一段時間了。
2020 年是立體神經渲染(Volumetric neural rendering)爆發的一年,比如 NeRF 可以生成高質量的視圖合成結果,但這種方法需要對每個場景進行優化,導致重建時間過長。另一方面,深度多視圖立體(multi-view stereo
【TechWeb】2月25日消息,人工智能驅動的藥物研發公司英矽智能(Insilico Medicine)今天宣布,已在評估 ISM001-055 的 I 期臨床試驗中完成向多名健康志愿者的臨床給藥。 ISM001-055
當神經網絡的研究方向逐漸轉為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,研究人員的目標似乎變成了讓網絡擁有更大的參數量,更多的訓練數據,更多樣化的訓練任務。 當然,這個措施確實很有效,隨著神經網絡越來越大,模型了解和掌握的數
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、組織的重要成分。機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質的參與。 目前已知存在的蛋白質種類有數十億,但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功能是不可知的。我們迫切地需要探索這片未知區域,因為它們